安检技术在智慧医院中的应用 - 品至安防-方案下载坑

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产品发布 >

安检技术在智慧医院中的应用

2022-06-29 18:35:35850人已围观 0


  我国医疗机构与从业人员众多,近10年来暴力伤医事件总体呈上升趋势,对从业者造成了身体和心理伤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就医秩序。据2022年2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1年末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03.1万个,其中医院3.7万个(公立医院1.2万个,民营医院2.5万个),从业人员1123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427万人,注册护士502万人。

  近年来由于诊疗费用高、对诊疗效果不满、个人心理因素等造成的医患矛盾愈演愈烈,伤医杀医事件频发,据公开报道整理,自2000年以来全国医院共计发生51起杀医案件、249起伤医事件,突出的医患矛盾凸显出医院安全防范环节的薄弱。


一、政策背景

国家多次发文强调维护正常医疗秩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并先后出台了《刑法修正案(九)》(2015年8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2019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2021年8月20日)等保护医务工作者的法律法规。国家部委先后发布了《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医院安全防范系统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卫办医发〔2013〕28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1〕18号)、《关于推进医院安全秩序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卫医发〔2021〕28号)等加强医院安全防范系统建设的指导意见。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宁波、江苏、山西等地也纷纷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出台相关管理规定,进一步加强和落实医院安全防范系统建设,保障广大医务人员人身安全,预防和减少医院内部的伤害案件发生。



二、当前系统存在的问题

医院智慧安防系统建设是智慧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安检系统作为医院智慧安防系统的重要构成,是医院构建安全防范系统的重要手段和措施,是直接保障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第一道重要屏障。目前各地各级医院陆续建设安检系统,有力保障了医务人员人身安全。但安检系统在实际建设与日常运行中出现了一些安检效率低以及与医院日常工作流程不能很好融合的问题。为了更好发挥安检效能,达到在就医人员高通量条件下即保障安全又不失便利的效果,以下问题亟待解决:


1.医院安全和通行矛盾问题


部分医院仅仅从市场上购置一些X光机、金属安检门等安检设备,却并未对安检系统进行合理的布局和规划。这种仅注重安检形式的做法造成了就医人员排队长、等待时间长等现象。


2.安检员手检频率高问题


普通金属安检门无法有效区分皮带扣、手机等含金属的日常物品,造成人人过、人人报、人人检的怪象,增加了安检人员二次安检的压力和频率,造成通行率明显降低。


3.禁限带物品漏检问题


禁限带物品识别工作是一项专业技术门槛较高的工种,对于识图员的要求较高,而且由于人力存在长时间盯屏幕易走神的缺陷,往往很容易出现识图员精神疲劳或者经验分析错误等情况,从而造成漏检。


4.特殊人群就医安全隐患问题


当特殊人群(如以往言辞或行为过激人员)进入医院时普通安检设备无法预警,使得这类人群与其他就医人员一样随意出入医院。对于这类情况不能预警以及提前做好陪诊等处置措施可能会给医务人员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


5.安检管理问题


医院往往在大厅的出入口设置安检通道,而设备彼此之间均是单独运行,无法有效地实现数据共享,从而造成了数据孤岛。加强医院安保力量不能仅依靠设备的堆叠,医院诊疗区域开放运营以及人流量大的特点造成了其引发安全事件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就提醒我们现代医院必须构建智能化的安检体系。


三、解决方案

本文结合医院智慧安检建设和运营中的实践经验,介绍安检技术和设备在智慧医院建设中的应用,并对前述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合理化布局,保安全、保通量、兼顾特殊人群


门诊(发热门诊)、急诊、住院部、地下停车场等场所因工作性质、工作时间的不同,对安检的需求也是不同的。门诊作为日常就诊量大的场所,其需求是既要实现人员进入医院进行安检,又要充分保证人员的流通量,避免因安检造成人员排长队、等待时间长的情况。发热门诊作为疫情筛查的特殊门诊,其需求是既要对就诊人员的包裹、人身进行安检,又要实现非接触式测温。急诊作为人员紧急救治的场所,其需求是既要最大限度地实现人员安检,又要满足紧急通行需要。住院部作为人员持续性治疗和康复的场所,其特点是人员流通量较小,但需要对每个进入住院场所的人进行人身和包裹的检查。


上述不同的安检需求若是按照同一种布局模式进行设计和摆放,必然会造成人员长时间滞留或者安全检查不到位的情况出现;若是仅注重设备布局而不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安检处置流程,也会导致安检过程中问题重重,最终导致安检设备沦为摆设而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针对上述问题,医院可根据各个出入口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安检设备选择和部署。具体布局模式的设计和摆放,参考表2所示。



除了上述推荐的布局模式外,医院安检系统的建设还需结合现场实际环境充分考虑医院围栏、引导指示贴、安检亭等物防设备的建设情况,使其能够充分为安检模式的部署提供帮助,最大限度地发挥安检系统的效能。一套好的系统不仅仅是设备的部署和摆放,更要充分与管理相结合、相适应。每个医院的出入口类型、人员类型等均不完全一致,如何协助医院制定合理化的安检处置流程,实现普通就诊人员、危重患者、陪诊人员以及老、幼、孕、残等特殊人群的差异化安检,是安检系统发挥最大效能的有效保障。


以首都某大型三甲医院为例,方案根据该院日常就诊人流量和现场空间实际情况,部署了两台五合一智能安检门(金属探测、人数统计、口罩检测、测温、人脸识别)和两台双源双视角X光机对进入医院的就诊人员进行智能人物同检。日常入院安检流程为普通就诊人员从门口进入后走专用安检通道,特殊人群从门口进入后由引导员判断是通过安检门对人员进行检测还是直接对其放行。当日常人流量少时可只开启一侧安检通道,若遇到就诊人流量高峰时则同时开启左侧和右侧安检通道。通过安检设备合理化布局和完善的安检处理流程实现快速检人、精准检物。


2.分辨违禁品和日常用品,提高人检速度


人身携带的刀具等违禁品和钥匙、手机等日常用品都含有金属,安检设备能否有效区分辨别对人员能否快速通行有很大影响。若是当手机等日常物品过机检查时也发出安全警报,则会造成人员通行缓慢,久而久之也会造成安检员工作疲劳甚至懈怠大意。

    

有条件的医院应选择分类安检门,将被测人员随身携带的日常金属用品(金属纽扣、项链、手表、打火机、硬币、皮带扣、手机等物品)与违禁品分类智能检测,如此一方面提高了人员通行速度,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违禁品精准预警能力,降低了安检员的工作强度。


3.定制安检机,以AI助力提高物检速度


医院门诊人流量大,但有些门诊大厅入口空间狭小,若采用常规X光机会造成就诊人员过包时出现排队现象。针对空间狭小情况下的设备部署和客流量矛盾问题,可采用医疗行业专用上下双通道智能X光机。设备上通道尺寸较小,适合女士手提包腰包等小型包袋的安检,下通道尺寸较大,适合双肩包、垮包、行李箱等中大型箱包的安检。这种方式有效地解决了因场地限制无法布置更多安检设备和大人流、大通量无法匹配安检能力的矛盾问题,箱包分流安检方式也提高了各类包裹的安检速度,同时实现了对不同持包人员的自然分流,给就诊人员提供了快速、良好的安检体验。这种方式在原有单通道X射线安检设备占地面积增加不超过20%的情况下,提高了一倍的包裹安检通过效率。同时只需一名安检识图员即可完成原本两名人员的工作,节省了人力成本,有效提升了安检效率和安检质量,整体上明显提高了医院大人流量场所的安检能力。

    

为降低识图员因需长期盯着屏幕易疲劳等原因造成漏检的概率,可采用AI助力的禁带品智能识别机,通过深度学习与神经网络等AI技术将X光机过机图片中的物品进行识别分类,对禁限带品进行提示、预警。识图员仅需对机器识别结果进行复核,明显降低了因人员疲劳而造成的漏检率。


4.提高防疫能力,避免交叉感染


安检是人员进入医院或院内楼宇的第一道关口,在检出危险物品的同时也应考虑防疫措施,降低人员因接触而交叉感染的风险。采用多功能智能安检门可实现对人员携带禁限带品安检的同时实现防疫功能,设置与安检门联动的闸机,对通过安检门的个人进行行程码合规检测、无接触式智能测温、佩戴口罩检测,将风险人员阻断,对室外环境可通过增加黑体等设施进一步提高测温准确度。


5.提前应对特殊人员,提高医院安全主动性


特殊人群(如以往言辞或行为过激人员、暴力前科人员)进入医院应及时预警提示,采取保安员陪诊等方式保证其就医时不发生过激甚至伤医事件。可采用多功能智能安检门中的人脸识别功能,在库中增加特殊人群,当这类人员过门时通过信息系统联动及时通知医院监控中心进行下一步处置。


6.集中判图,降本增效


传统安检需在各个出入口进行安检设备配置,并根据安检设备的数量配备一定数量的识图员,这无形增加了医院推行安检的难度和成本。医院可以通过部署集中判图系统解决这个问题,集中判图改变了现行的本地值机模式,采用“机器识图为主,人工识图为辅”的智能化精准检物技术,通过专用网络将安检机图片传至判图中心,由中心进行AI识别,再配以少数专业判图人员远端复核处置。这种方式打破了安检设备和安检员的本地化对应关系,通过中心监测判图员任务执行情况,动态分配判图任务,实现同一医院不同安检点甚至不同医院安检点的判图任务均衡作业。

    

该方案一方面解决了安检占地面积问题,节约了安检人员配备,有效地缓解了医院安检“量力矛盾”问题;另一方面借助人工智能判图进一步提高了判图员的工作效率,有效地降低了漏判禁限品的概率。


7.建设信息化平台,提高安检管理能力


医院安检系统不应只是安检设备的部署,更应通过构建专用网络将各安检点的X光机、禁带品识别机、安检门、危险液体检测仪、爆炸物检测仪、视频监控、远程对讲、一键报警等设备数据以及安检人员的工作数据进行汇聚、统一管理,形成一套完整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如下主要功能:


(1)远程监控实时化。实现安检设备、安检人员、安检行为过程等相关信息的关联,通过视频监控系统远程调阅实现对安检点现场运行情况的实时掌握。


(2)警企联动处置流程化。实现安检事件从发现、触发至处置完毕的闭环管理,通过一键报警等装置实现警企联动快速响应,处置过程信息全电子化记录。


(3)检查在线化。利用移动终端进行在线检查,改变以纸质单据为主的现场检查模式。


(4)人员上岗实名化。实现安检员的实名管理,通过对安检人员基本信息、在岗情况、工作时长和持证情况等进行在线采集与分析,实现安检人员集在岗、考勤一体化管理。


(5)设备管理档案化。实现安检点设备统一入网管理,构建规范化设备档案,做到设备配置数据后台可查、可控以及日常设备维修情况电子化记录,提高设备档案管理工作效率。


(6)数据分析可视化。可根据权限、时间、地理等多个维度进行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展示,对问题率、检出率、安检率、在岗率和持证率等安检信息根据不同维度进行汇总、分析并进行可视化展示。


(7)人像识别异常快速处置化。当发现以往有过言行过激行为的特殊人群时,在安检员按下紧急按钮后,中控室和警务室的监控屏幕上可实时接收到报警信息并联动显示安检点视频、图像和位置等信息,并实现与安检点无线指挥和对讲,便于及时进行应急处置。有条件的医院还可进一步实现与公安人像识别系统对接,协助公关机关及时发现网逃人员。


安检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对安检过程中携带物品、就诊人员、安检员、现场环境、安检设备等自动化监管,对报警事件和突发事件进行有效预判、处置和跟踪,解决安检信息孤岛、时效性差、追溯难的问题,实现了中心监管全覆盖、安检要素全自动化智能管理,有效提高了医院整体安检信息化管理水平。


四、结语


成熟先进的安检理念通过院方和企业的不断实践探索在智慧医院建设中落地开花,形成了趋于完善的智慧安检方案与经验,再加上人工智能、视频监控等技术的赋能,安检应用愈加丰富成熟,为医院的智慧化添光增彩、安全化保驾护航。

■ 文/ 郭志亮 王刚 

北京市安全防范报警与安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随机图文

站点信息

  • 文章统计 1437 篇文章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