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产品发布 >
华为把数据中心放在深山?微软把数据中心建在海底?区别在那里?
服务器非常怕热,尤其是大量服务器聚集在一起的时候,产生的热量必须要及时疏散,因此,一个数据中心每年的电力成本中,有41%都是用于制冷,否则数据中心由于散热问题出现运行故障,后果不堪设想。
据统计,全球数据中心每年消耗的电量,占全球总电量的2%左右,而其中能源消耗的成本占整个IT行业的30%-50%,所以,我们平时接触软多互联网企业,像腾讯、阿里、字节跳动、百度等这些公司,他们成本大头除了人工,还有数据中心。
大型企业是如何给服务器降温的?
我们来看看微软与华为。
一、华为把服务器放在大山中
有许多科技公司把自家的服务器,放在贵州的深山里。例如著名的苹果公司,就把中国区的服务器安放在贵州,被称之为“云上贵州”。
华为,也是选择在贵州挖空一座山,来建立数据服务器中心。
华为公司在贵州贵安新区建设了七星湖数据中心,这个数据中心一期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可以容纳60万台服务器,将整座大山全部挖空,贵州的纬度适宜,气候独特,而且贵州多山,这些山存在有天然溶洞,内部恒温恒压,非常有利于散热,作为数据中心再好不过。
除此之外,不得不考虑的成本问题就是电费,庞大的数据支撑必然需要大量服务器,这也是电费占据总成本比重最大的原因。贵州多山水,相应的电力供应也较为充足,电费相对较低,所以极大降低了服务器的运营成本。
除了华为之外,国家大数据中心、苹果数据中心、腾讯七星数据中心都位于这里,让贵州成为全球最大的数据中心。
首先在于贵州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贵州地处北纬24度到29度之间,夏季凉爽,平均温度在25摄氏度左右,非常有利于散热,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很少发生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也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大数据中心的安全。
二、微软是如何给服务器降温
如何降低服务器的成本,成了各大IT公司的必须要考虑的事情,而微软选择了和华为完全不同的方式。
微软的做法就很独特,将数据中心放入海底,我们来通过这个视频看下,是如何做到的的呢?
将这些服务器放在水中后,还可以利用水散热性良好的特点,帮助服务器更好的散热。
微软服务器海底降温如何实现
2020年,微软打捞起了在海底试运行两年的数据中心,他们发现海底数据中心的服务器比传统数据中心的故障率要更低,八百多台服务器中只有8台出现了故障,故障率是在陆地上的八分之一。
据介绍,海底数据中心的每个数据舱可以容纳14个机柜,每个机柜负载35kW,相比传统陆上IDC功率密度提高5至7倍,设计PUE值小于1.10;罐体内为惰性气体。
2020年9月14日,海兰信在发行可转债致深交所的回复中称,海兰信为开展海洋水下数据舱(UDC)技术研究工作。
海兰信公布的海底数据中心部署场景
海兰信表示,海洋水下数据舱(UDC)、海底IDC潜在市场需求广阔,海洋水下数据舱(UDC)、 海底IDC是在“新基建”背景下,根据陆海统筹、集约用海需求,综合利用前沿海洋工程技术、大数据技术,布放在海底一定深度的标准化、模块化、高密度、绿色节能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海洋水下数据舱(UDC)、海底IDC具备低能耗、低成本、低延时、省资源、多能互补、高可靠性、高安全性以及建设周期短并可模块化生产的优势。
以目前的情况看,海洋的数据中心方案在成本与散热方面确实更具有优势,但在测试阶段。而贵州山区在散热与安全性方面更加综合,是目前数据中心可实行的最好的解决方案。
随机图文
投标文件里的服务报价“差”在哪里?
投标文件里的服务报价“差”在哪里? 日常服务类采购工作中,采购人常面临来自方方面面的咨询甚至质疑:为什么是这个价格?这个价格合理吗?这个价格是如何获得的?本文结合日常服务类采购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价格问题,对影响服务类采购价格的若干因素进行剖析,并与同行们交流。说到采购价格的影响因素,多数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供应商的生产成本,但服务类采购工作中,更应关注的是非生产成本类的因素。学会这样做的项目经理,保证你升职!
管理者有时会遇到勤快的下属拖延工作,销售主管会遇到下属一再推迟去拜访客户的时间……必须指出,这些问题往往不是下属的执行力问题,大多数却来自管理者自身的问题。 量体裁衣 分配任务有两个前提,第一个前提是项目经理对于任务的分解能力,第二个前提来自项目经理对于团队成员能力与背景的具体了解。 安排任务的原则,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最小化可执行”,意你为何总是不中标?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前政府采购中,许多投标人因多种原因造成不能如愿中标已屡见不鲜。 分析原因及对策如下: 一.没能认真读透、读懂招标文件 招标文件是采购活动的行动指南和评判的准则。招标文件内容:投标邀请书,投标人须知,招标产品的名称、数量、技术规格,合同条款,合同格式及附件:投标书格式,开标一览表,投标分项报价表,产品说明一览表,技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智慧校园一期校园网络升级改造项目成交公告
内容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