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网络技术 >
交换机环路的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法
网络环路分为第二层环路和第三层环路,所有环路的形成都是由目的路径不明确导致混乱而造成的。
二层环路也就是我们说的交换机环路,它是由交换机广播消息的恶性循环产生的。我们都知道交换机连接的是连接局域网的主要设备,而且交换机分割冲突域,但是不分割广播域,所以交换机默认允许转发广播消息。而且由于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它在进行MAC表查询的时候,如果查询无果,会将数据帧从除接收端口之外的其他端口发送出去。所以当交换机环状相连时,一个数据帧就会无限循环。在这个时候就产生了我们学习的生成树,用来防止交换网络出现环路。
生成树最原始的版本是802.1d,也就是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802.1D生成树协议(STP)标准的设计初中是,每一次连接都在中断一分钟左右后恢复即可视为性能良好。但这个版本的标准是所有VLAN共用一个生成树,所以也叫CST(Common Spanning Tree)。
Cisco通过Uplink Fast、Backbone Fast 和 Port Fast 等功能增强了最初的802.1D规范,为的是加速桥接网络的收敛时间,缺点是这些机制是专有的并且需要额外的配置。也就是快速生成树协议。
快速生成树协议(RSTP,IEEE 802.1W)可以视作802.1D标准的一种进化,而不仅仅是一种变革。802.1D中的术语基本上保持不变。而且大部分参数也没有变化,因此熟知802.1D的用户可以轻松的快速配置新协议。在大多数情况下,RSTP的性能比Cisco专有扩展的性能要好,而且不需要额外的配置。
后来出现了MSTP(802.1s),多生成树协议是IEEE802.1s中定义的生成树协议,通过生成多个生成树,来解决以太网环路问题。
RSTP在STP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实现了网络拓扑快速收敛。但RSTP和STP还存在同一个缺陷:由于局域网内所有的VLAN共享一棵生成树,因此无法在VLAN间实现数据流量的负载均衡,链路被阻塞后将不承载任何流量,还有可能造成部分VLAN的报文无法转发。
为了弥补STP和RSTP的缺陷,IEEE于2002年发布的802.1S标准定义了MSTP。MSTP兼容STP和RSTP,既可以快速收敛,又提供了数据转发的多个冗余路径,在数据转发过程中实现VLAN数据的负载均衡。
MSTP把一个交换网络划分成多个域,每个域内形成多棵生成树,生成树之间彼此独立。每棵生成树叫做一个多生成树实例MSTI(Multiple Spanning Tree Instance),每个域叫做一个MST域。
所谓生成树实例就是多个VLAN的一个集合。通过将多个VLAN捆绑到一个实例,可以节省通信开销和资源占用率。MSTP各个实例拓扑的计算相互独立,在这些实例上可以实现负载均衡。可以把多个相同拓扑结构的VLAN映射到一个实例里,这些VLAN在端口上的转发状态取决于端口在对应MSTP实例的状态。
随机图文
项目经理如何成为时间管理大师?
如何在繁杂的工作中合理安排时间,做到井然有序、游刃有余,成为“时间管理大师”?下面是几个有效的小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01时间管理四象限法 时间管理四象限法是由史蒂芬·柯维提出的。意思是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紧急两个不同的程度进行划分为四个“象限”:既紧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紧急、紧急但不重要、既不紧急也不重要。 处理任务的时候,先处理重要公共广播系统有噪音、啸叫现象如何解决?
公共广播系统目前是一个各行各业都会有需求的系统,酒店、商场、公园、景点等场所都会用到。现实使用中,我们会发现有的广播系统是电声悦耳、自然流畅,但是有一些则带有些噪音、啸叫。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该如何处理呢? 1、选购质量优的广播设备 系统广播设备选用性能指标好、抗干扰能力强的产品。广播设备的抗扰能力决定于噪声的抑制能力,受广播设备的电路、制造工艺及所用材料的制约。弱电系统拓扑图、示意图、流程图汇总
最近收集了一些比较好的图片,都是关于智能化弱电系统的,有拓扑图,有流程图,还有示意图,都是做PPT和方案的好资料,今天分享出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人脸信息处理合规操作指南》发布
为帮助人脸信息处理者落实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联合相关机构和专家,依托“可信人脸应用守护计划”(以下简称“护脸计划”),牵头编写了国内首份《人脸信息处理合规操作指南》(以下简称“《操作指南》”)。该成果达60余页、超过3万字,得到了律师事务所、科技企业、互联网公司、金融机构、学术团体、高等院校等60余家单位的广泛支持。《操作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