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产品发布 >
智慧执法!“慧治网约车”应用场景显示强大治理动能
津云新闻讯:“发现违规车辆津H02***。”在预警点位的执法人员收到车载移动布控设备的报警提示和违法车辆抓拍图片后,迅速通知前方执法人员采取布控措施,不到30秒,执法人员就在距离预警点位200米的红绿灯路口引导涉嫌违法车辆靠边停靠并实施执法检查。
“当执法人员走近时我的大脑是懵的,他们的表情就好像我的脸上写了‘非法营运’四个字一样。”驾驶员刘某说“我就想他们是怎么知道的,现在我明白了,执法也‘智慧’了”。
上述的场景发生在天津市交通运输执法总队的一线执法现场。而一年前的时候,执法人员正在为传统执法手段和互联网新业态信息差导致的“检查难、发现难、取证难、督改难”等痛点问题而犯愁,得益于《天津市加快数字化发展三年行动方案》部署,市交通运输委会同市公安局、市委网信办积极探索打造能够服务于一线执法、应用于实际场景的数字化治理模式,联合打造了“慧治网约车”数字化应用体系,有效提升了对网约车运营新业态的科学化精细化治理水平,实现了数字执法、科学执法、规范执法。
“如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多向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延展,而传统凭经验逐车排检的执法方式不仅取证效率低下,且易引起交通拥堵,如何有效提升执法工作效率、能力和水平,不断强化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是我们执法部门需要研究的一项课题。”市交通运输执法总队总队长杨光表示,“经过研究,我们决定用科技提效率、用技术促能力、用数字上水平,将提前预警、精准锁定、实时取证等需求融于一套数字化场景中,努力实现执法最好的综合效果。”
近日,交通运输委、市公安局、市委网信办成立工作专班,将“确定治理事项—梳理业务环节—明确协同关系—汇总数据需求—再造机制流程—形成场景方案—对接数据服务—完成系统改造”作为路线图,围绕业务难点、堵点以及高频事项梳理出清晰的场景需求,反复开展模型测试调试,并通过政务外网“二类区”建设和“城市大脑”中枢平台打通数字壁垒,通过“津监管”APP、车载移动布控设备和手持终端的协同配合,实现大数据研判成果的输出运用,打造了“慧治网约车”数字化治理场景。该场景通过汇聚企业登记、行政审批、执法监管以及平台企业的订单信息等数据,自动识别高风险违规车辆并提供热力图和预警信息,不仅能够实现执法勤务的灵活部署和执法检查的精准实施,还能够一键获取有关网约车的订单数据等证据材料,保证了执法取证的快速进行,减少对社会车辆和道路交通的影响。
“最重要的是,数据打通了,我们执法办案有了更多抓手。比如说,可以将有过闯卡逃逸、多次违法记录的车辆和驾驶员纳入重点监管名单,督促网约车平台下线处理,一旦这些车辆再次上线,我们能够及时发现,并依据自由裁量基准从严从重处罚;可以对各网约车平台企业每月合规率情况实行监测,并将有关数据进行点对点的精准通报,对这些以信息化著称的平台形成一种等力的执法震慑。而这些,以前是执法人员再苦再累都干不来的。”市交通运输执法总队执法队员王长安表达了对数字化执法的极大肯定。
通过以上慧治举措,天津网约车订单合规率不断攀升,交通运输部对全国36个中心城市订单合规率排名显示,天津市排名已从2021年8月的第25名跃升至今年5月的15名,订单合规增长率全国第一。
(津云新闻记者董立景)
随机图文
安防芯片市场状态与发展探析
芯片是安防行业的核心部件之一,面对国外的技术封锁,中国安防芯片企业在艰难中前进,断货、囤货、涨价、替代方案成为近两年安防芯片行业的热点词。安防芯片市场发展格局、安防芯片行业热点、安防芯片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思考。 一、安防芯片市场发展现状 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伴随着终端产品的繁荣而增长。2021年,5G手机、笔记本电脑、服务器、汽车、智能家设计变更、工程签证、确认单、工程洽商、联系单、会签的区别,如何区分?
设计变更 (一) 设计变更是工程施工过程中保证设计和施工质量,完善工程设计 设计变更是指设计单位对原施工图纸和设计文件中所表达的设计标准状态的改变和修改。由此可见,设计变更仅包含由于设计工作本身的漏项、错误等原因而修改、补充原设计的技术资料。设计变更费用一般应控制在建安工程总造价的5%以内,由设计变更产生的新增投资不得超过基本预备费的1/3。纠正设计错误以及满足现场条智慧统战大数据平台建设项目(二次)中标公告
一、项目编号:HB2021112080010003 二、项目名称:智慧统战大数据平台建设项目 三、中标(成交)信息 供应商名称 供应商地址 供应商编码最全的8大周界防范系统,弱电人都要知道
大型设施中,一般的监控系统往往不能够起到完全防范的作用,或是需要更多的人力成本,得不偿失,这时候就需要用到周界防范系统了。周界防范系统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也涌现了很多的类型,主要是采用了不同的技术手段。那么哪种技术手段好呢?今天就来给大家一一对比分析一番。 周界报警系统 一,红外对射: 红外对射技术早期用的很多,红外对射全名叫“主动红外入侵探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