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智慧用电 >
一套比较完整的室外弱电系统接地防雷方案
安防监控设备具有高密度、高速度、低电压和低功耗等特性。它们对各种诸如雷电过电压、电力系统操作过电压、静电放电、电磁辐射等电磁干扰非常敏感,使得监控系统设备极易遭受雷击和过电压破坏,其后果可能会使整个监控系统运行失灵,甚至造成难以估计的经济损失和危害人身安全。而安防监控系统防雷设计在实际应用中很少用到,但是这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尤其室外监控系统,雷电天气常出现的地方更应做防雷设计。
为了能够准确有效地解决安防监控系统的防雷方案,首先应准确了解安防监控系统的系统构成,进而准确分析安防监控系统遭受雷击损害的主要原因以及可能的雷击过电压的入侵途径。在此基础上,选用合适的防雷保护装置,研究和探讨信号、电源线路的合理布放,明确屏蔽及接地方式,方可给出准确系统的防雷解决方案。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安防监控系统的抗雷击过电压干扰能力,优化系统的整体防雷水平。
一、首先分析视频监控系统组成:
前端部分:主要由摄像机、镜头、云台、防护罩、支架等组成。
传输部分:使用同轴电缆、网线、电线、多芯线采取架空、地埋或沿墙敷设等方式传输视频、音频或控制信号等。
终端部分:主要由视频存储、矩阵、监视器、控制设备等组成。
二、找出安防监控系统遭受雷击损害的主要原因
(1)直击雷:直接击中露天的摄像机 ,直接损毁设备;直接击在线缆上;造成线缆熔断、损坏。
(2)雷电波入侵:安防监控系统中的电源线、信号传输线或进入监控室的其他金属线缆遭到雷击或被雷电感应时,雷电波沿这些金属导线、导体侵入设备,导致高电位差使设备损坏。
(3)雷电感应
电磁感应:当附近区域有雷击闪络时,在雷击落实通道周围会产生强大的瞬变电磁场。处在电磁场中的监控设备和传输线路会感应出较大的电动势,以致损坏、损毁设备。
静电感应:当有带电的雷云出现时,在雷云下面的建筑物和传输线路上会感应出与雷云相反的束缚电荷。这种感应电荷在低压架空线路上可达100kV静电电位,信号线路上可40-60kV静电电位,一旦雷云放电后,束缚电荷迅速扩散,即引起感应雷击。
电磁感应和静电感应引发的雷击现象均称为感应雷,又称二次雷。它对设备的损害没有直击雷来的猛烈,但它要比直击雷发生的机率大得多,有统计显示,感应雷击约占现代雷击事故的80%以上。
随机图文
养老院项目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在养老院综合管理系统之下,利用已有的设备或者增加少量设备,通过平台综合应用,提升系统价值,为养老院提供更加便捷的运营管理手段。视频监控系统最直接、最主要的作用就是使管理人员能远程实时掌握养老院内各重要区域发生的情况,保障监管区域人员及财产的安全。 系统架构 ●应用场景设计 ●新机遇与高挑战:AI+安防新趋势展望
最近十年以来,人工智能技术已成为各传统行业自我革新、提高效能的重要推手。AI赋能各个产业,成为了国家战略。在以视频监控为主要应用的安防行业,AI技术迅速落地,让海量的视频数据发挥了更大的价值,催生出更多更强大的智能产品,为安防行业赋予了前所未有的驱动力。本文从应用,算力和算法三个方面,对已经深度融入安防行业的AI技术发展进行分析。 AI+安防之应用:智能场景多样化什么叫智慧工地?都有哪些黑科技?
简介 互联网+建筑工地,是将互联网+的理念和技术引入建筑工地,从施工现场源头抓起,最大程度的收集人员、安全、环境、材料等关键业务数据,依托物联网、互联网,建立云端大数据管理平台,形成“端+云+大数据”的业务体系和新的管理模式,打通从一线操作与远程监管的数据链条,实现劳务、安全、环境、材料各业务环节的智能化、互联网化管理,提升建筑工地的精益生产管理水平。实现“互联网+”2022数字赋能碳达峰碳中和论坛线上举办
2021年12月20日下午,为落实党中央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举办了2022 中国信通院ICT+深度观察报告会“数字赋能碳达峰碳中和论坛”。 此次论坛采用线上直播的形式,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发展司副司长梁斌、中国信通院副院长胡坚波出席论坛并致辞,原国务院参事徐锭明、中科院大气所碳中和中心副主任吴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