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光纤熔接 >
海底光缆长什么样?这玩意断了如何修复?
海底光缆是互联网的“中枢神经”,承载了全球90%以上的国际语音和数据传输,没有它,互联网只是一个局域网。
▲海底光缆分布图
一直以来,它因埋藏于海底深处而披上神秘面纱,今天我们带你走进海底光缆的世界。
一、海底光缆长什么样子?
海底光缆与陆地光缆一样,里面是头发丝大小的纤芯,不过,海底光缆需更为加强的铠装保护,且还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远供电源导体,它将电输送到海底中继器。
远供导体和海底中继器到底是什么关系?我们先来看看海底光缆系统组成。
海底光缆系统由两部分组成:岸上设备和水下设备。
水下设备主要包括光缆、光放大器/中继器和水下分支单元。
岸上设备主要包括光缆终端设备、远供电源设备、线路监测设备、网络管理设备和接地装置等设备。
光缆终端设备负责两端信号处理、发送和接收;检测设备就是告警监控和故障定位等。
重点说说这个远供电源设备。
众所周知,尽管光纤速度快、带宽足,但由于衰耗,它不能无限制的进行信号传输,所以,为了实现长距离传输,需要在中间加中继器(信号放大器)。
这个问题在陆地上很容易解决,但是到了海底就变得棘手了。
二、茫芒大海,哪来的电源为中继器供电?
所以,如上图所示,海底光缆系统在两端的陆地上配置了远供电源设备,它通过海底光缆的远供导体向海底中继器馈电,从而解决供电的问题。
这个供电采用的是高电压、低电流的直流供电,供电电流1安培左右,供电电压可高达几千伏。
再说说海底光缆的加强铠装保护。
尽管海底光缆不用担心挖掘机那一铲子,但是会受到船锚、自然灾害(地震、海啸等)等影响,还有充满好奇的鲨鱼闲着没事过来磨磨牙,一旦遭到破坏影响极大,修复一趟极不容易,所以,需要加强铠装保护。
铠装保护根据海水的深浅度不同而不一样。通常在海水较浅的地方,需要更强的铠装保护,主要是为了抵御过往船只的威胁。而在海水很深的地方,几乎不需要加强铠装,光缆直径不到20毫米。
下图是各种海底光缆样本。
再来介绍一下中继器。长啥样呢?
这是在光缆敷设船上的中继器。
从图片上可以看到,中继器直径比海底光缆大得多,正是因为这家伙的尺寸限制了海底光缆的纤芯数量。因为光缆的纤芯越多,中继器就会成比例扩大,同时对供电的要求也随之加大。
这些海底光缆和中继器一旦放进海里后,如果不出现故障,几十年就可以不用管它了。
那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海底光缆系统的岸上设备部分吧。
供电几千伏电压的电源机房到底长什么样(无比好奇)?
下图左边蓝色的机柜就是远端供电设备。
这个蓝色机柜里面由直流变换器组成,每一个变换器提供几千伏直流电,且是N+1备份的。
这是电源监控界面,实时显示海底光缆的供电电压情况。
和所有的电源机房一样,这里也有备电电池,断电时可由电池供电。
场面何其壮观!
除了备电电池,还有用于备电的柴油发电机...
最后是线路终端设备机房。
海底光缆上岸后,会接入陆地终端设备,再通过配线架连接到传输终端设备,最后连接到各大数据中心。
▲配线架机房
这样一来,海底光缆就连通了全球互联网了。
三、海底光缆断了如何修复?
那海底光缆断了之后是怎么修复的呢?
海底光缆的修复非常复杂,茫茫大海,要找到几千米深处的不到10厘米的光缆,还要判断故障点,仿若大海捞针。
不过,这难不倒那些聪明能干的通信工程师。
▲海底光缆修复动态图
首先,得用OTDR仪器找到故障点,判断断点具体位置,再派出水下机器人(ROV)在断点处剪断光缆,接着将光缆的两端拉到在船上进行熔接。这个熔接过程相当复杂,因为需对光缆里的头发丝粗细的光纤一根一根熔接。
▲ROV
完成光缆熔接后,将修复好的光缆抛入海中,并对其进行"冲埋",即用高压水枪将海底的淤泥冲出一条沟,再将修复的海底光缆"安放"进去,这一过程也由机器人完成。
那海底光缆是如何施工铺设的?这里面我们通过下面这个视频详细了解。
随机图文
中国信通院牵头2项区块链管理服务平台国际标准在ITU成功立项
国际电信联盟第十六研究组(简称ITU-T SG16)于2022年1月17-28日召开全体会议,来自中国、美国、德国、巴西、西班牙、俄罗斯、瑞士、加拿大、英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和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的百余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为期两周的在线会议。本次会议讨论了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5G通信、医疗健康、多媒体等多个领域的标准化议题。 会上,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干货!弱电工程办理签证时要注意的9个细节
一现场签证的主要内容 1、现场经济签证包括: (1)零星用工。施工现场发生的与主体工程施工无关的用工,如定额费用以外的搬运、拆除用工等。 (2)零星工程。 (3)临时设施增补项目。 (4)隐蔽工程签证。 (5)窝工,非施工单位原因停工造成的人员、机械经济损失。如停水、停电,业主材料不足或不攻击中国研发“脑控武器”,美国制裁12家中国科研机构
(观察者网讯)声称中国正在研发“脑控”武器,美国对华无理打压甚至蔓延到了生物技术领域。 当地时间12月16日,美国商务部的产业安全局(BIS)发布最终裁定,将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等25家中国实体列入“实体清单”,声称中国正在利用新兴的生物技术,开发未来的军事应用,其中包括“基因编辑、人体性能增强和脑机接口”。 《金融时报》报道截图:美国指责中杭州:全国首个城市公共客运智慧安防工作省级标准发布实施
1月25日,杭州市公安局举行新闻通报会,通报《城市公共客运智慧安防管理通用要求》浙江省地方标准实施及相关内容。该标准归口浙江省公安厅,由杭州市公安局提出,地铁公安分局和交通(水上)治安分局主导编制,系首个在全国范围内涵盖城市轨道交通、路面交通、水上交通“三域”的省级安防标准,首个以智慧安防为突出亮点的公共客运安防省级标准,也是首个由杭州市公安局牵头编制的省级标准。经浙江省市场监
站点信息
- 文章统计: 1437 篇文章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